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布鲁氏菌羊种五号菌苗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卢道纯,孔繁昆,石宗舫,陈乃昌,宋之先,刘玉梅
  • 起  止  时  间 :1960年1月—1990年1月
  • 获  奖  情  况 :1991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布鲁氏菌羊种5号菌苗(M5)是供预防绵羊、山羊、牛和鹿布鲁氏菌病用的疫苗,以中国分离的野毒株通过纯感动物和细胞培养方法育成。疫苗菌种保持羊种I生物型光滑型菌种特性;毒力已致弱,但保留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剂量低于19号菌苗免疫剂量的25倍,M51000万个活苗免疫绵羊可抗布鲁氏菌感染,应用10亿活菌作为免疫剂量实为100倍以上的最小免疫量;M5对山、绵羊的保护力92%~94%明显高于同条件试验的19号菌苗(60%),对牛的保护力为77%~83%,对牛、羊的免疫期达3年以上;而且可采用多种免疫途径,除皮下接种外,根据具体条件可采取肌肉、点眼、滴鼻、口服、气雾或粉雾免疫,效果基本一致。自70年代起在黑龙江、吉林、甘肃、新疆、青海、山西等省(区)兽医药品厂投产,截至1987年统计已累计生产11亿头份,在农牧区应用,使畜间布病感染率、流产率下降,成活率提高,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增值3842万元。由于控制了畜间的传染来源,人患布病也明显减少,所以在防制我国布鲁氏菌病中起到明显作用。
  以这种方法培育成疫苗株是一项独创,达到的技术指标先进。预测在防疫疏漏情况下布鲁氏菌病在局部地区可能暴发回升,应用该苗仍将是综合防制布病措施中重要一环。该项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199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