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唐华俊,陈佑启,邱建军,陈仲新,王立刚,佘国强,安萍莉,徐斌,张小川,潘志华等
  • 起  止  时  间 :2001年1月—2005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系农业部计划司项目“我国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21世纪的粮食安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批准号:39899370)子课题“我国东部农业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调控途径”的集成。本成果侧重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模型及其应用,通过三大模型,即在大尺度或宏观尺度上的气候模型、中尺度或区域尺度上的CLUE模型、小尺度或微观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主要介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方法,并分别选取了一定的研究区域作为应用案例,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结论与成果。此外,还围绕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相关内容,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以及“3S”技术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未来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评价和合理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
本项成果将“3S”技术与空间模型方法有机结合,将多级规模尺度、多时态信息相耦合,创立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系统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实践,充分地将模型模拟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在强大的资源与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了微观的DNDC、中观的CLUE和宏观尺度上的Holdridge生命地带的三个模型,在宏观、中观与微观等不同规模尺度上深入研究了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在不同尺度上的特征、控制因素及调控对策,并对我国未来近期及远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特别是通过变尺度分析方面的深入探讨,树立了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成功范例。
本项目成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现实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该成果的完成将有力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微观层面的土壤质量改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应用于国家或区域农业宏观政策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等决策领域;农业技术推广、优势农产品布局等应用领域;以及农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