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育秧膜研制及其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省粮油作物科技中心,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
- 主要完成人员:王朝云,易永健,周晚来,吕江南,彭铁玖,董国忠,汪红武,赵锋,汪洪鹰,李懋,金关荣,谭志坚
- 起 止 时 间 :2007年1月—2013年7月
- 获 奖 情 况 :201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成果的主要技术创新在于: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了一种麻育秧膜产品,用于水稻机插育秧具有良好的盘根、保水保肥、透气增氧作用,可在育秧土底层创造一层适合于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水-肥-气平衡环境,显著提高秧苗素质;研究出了一套麻育秧膜生产工艺,采用梳理成网与气流成网组合成网工艺、环保浆料粘合固结等技术工艺,可生产出克重40-45g/m2、可生物降解的麻育秧膜产品;探索出了一套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并在国内多个省市成功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我国水稻机插育秧中遇到的难起秧、易散秧、秧苗素质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并可显著提高稻谷产量,增加水稻种植收益。本成果的整体技术于2014 年11 月通过了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刘旭院士、罗锡文院士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为国内外本领域独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将有效带动麻类产业的发展。
2011 年起,麻育秧膜开始由湖南省沅江市润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小批量试制生产和应用示范,2014 年,麻育秧膜产品专利通过实施许可方式转让给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费1400 万元,开始大规模生产麻育秧膜产品,在全国多省大面积推广应用。2011 年起,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开始在全国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综合各地的应用情况统计,实施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增加投入成本10 元/亩左右,但可带来25-50kg/亩的稻谷增产量,加上省工以及减少秧盘损失,总的节支增收收益达到了80-150 元/亩,经济效益显著,2013 年至2015 年,全国累计应用面积1886.8 万亩,累计节支增收20.3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