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适宜连作新品种选育及其白浆土栽培技术推广示范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与特产研究所,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长有限公司,长白山皇封参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
- 主要完成人员:许世泉,刘振蛟,张浩,纪骁菲,姜晓莉,肖盛元,侯玉兵,马有德,佟心,雷秀娟,宋明海,杨艳文,张秀莲
- 起 止 时 间 :2005年01月—2015年1月
- 获 奖 情 况 :201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针对国务院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禁令的实施,人参栽培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境地,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围绕平地栽参及人参规范化种植提升等关键技术,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计划项目1项。开展以下研究:(1)人参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从国内和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收集到人参种质资源5000余份,建立了专业的人参种质资源圃(库)。对收集到的人参种质资源从抗性、丰产稳产性、有效成分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整理和评价:开发与人参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应用于人参育种,缩短了育种周期。(2)选育出“中农皇封参”新品种,品种来源清楚,遗传稳定,性状一致性好,产量高达2.75千克/平方米,比对照增产23.08 %,对锈腐病、抗性强,适合非林地连作栽培,填补了国内非林地连作人参品种的空白。(3)系统比较了腐殖土与白浆土的各项理化性状指标,研制出白浆土农田栽参新技术体系(4)白浆土与腐殖质土栽培人参量评价,二者人参质量几乎没有差异。
我国一直采用毁林栽参,韩国、日本都是采用农田栽培人参,技术领先于我国,国家实施天然林全面禁发令后,如何提升我国人参种植水平,特别是充分利用长白山区丰富白浆土资源种植人参,使我国人参种植技术再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培育出适合非林地连作的人参新品种“中农皇封参”抗性强、稳产性好、商品性好、填补了国内非林地人参适宜连作品种选育的空白;同时对白浆土与腐殖土进行系统对比研究,形成全新的白浆土人参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完全符合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对于提升我国非林地人参种植技术,完成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也使非林地栽参成为人参产业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