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种植生态区划研究与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11-04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 起 止 时 间 :2001年—2010年
- 获 奖 情 况 :2011年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首次在小麦种植区划中系统分析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1)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2)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3)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土壤特点:(4)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种植制度;(5)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小麦品种类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小麦区划的内容。
2.根据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品种类型、生产水平、栽培特点及病虫害情况等对小麦生产发展的影响,首次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主区,10个亚区,使其更加简明扼要,方便实用;本区划在种植面积的变化、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趋势、种植方式的改变、栽培技术的改进等方面,采用最新的小麦生产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预防气象灾害,保障小麦正常生育,根据全球气候变化,首次在中国小麦种植区划中提出了根据气温变化调整小麦播种期,以及实行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内容,增强了区划对我国小麦生产的指导意义。
3.首次利用本项目制定的小麦种植生态区划,根据各生态区的具体情况,研制了一套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从月、旬、节气及其对应的生育期、主攻目标、关键技术和操作规程几个方面诠释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该套模式图针对性强,先进实用,指标明确,措施简化,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