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往期专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所长建言

杜永臣等:一号文件锁定农业 迎科技发展春天

【字体: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人振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就在于科技创新。中央不仅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更进一步明确定性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为我国农业科技长期持续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在产业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1号文件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澄清了长期以来一部分人对农业科技的不正确认识。这是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农业科技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是充分认识农业和农业科技基本规律的集中体现。农业科技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创新必然给农业带来效率,给农民带来收益。部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也同时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带来一定的效益,但这没有改变农业科技的 “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中央1号文件明确农业科研的这三个性质表明,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的贡献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对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带来的效益的关系。忽视农业创新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将一批可以利用创新成果带来收益的农业科研的简单地改制为企业,无视其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持续与发展,损害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将对我国农业科研带来严重危害。中央1号文件指出,我国需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这为在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菜篮子”的重要性,蔬菜作物作为菜篮子的主要内容,在国计民生中举足轻重。我国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在“菜篮子”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指出,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我国蔬菜产业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国蔬菜作物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等各方面的研究应当调整以往主要针对以小农户、小规模、无标准的生产的模式,适应我国蔬菜栽培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需要。为此,需要推进蔬菜作物现代化育种技术的应用,加快品种培育的速度;加强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提高蔬菜设施栽培生产效率;提高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控水平,减少农药使用对蔬菜产品安全的影响。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要特别重视提高种子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实现育繁推一体化。作为国家科研单位,蔬菜花卉研究所仍将以公益性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本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为我国蔬菜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杜永臣 孙日飞 张宝玺 胡鸿 王晓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