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往期专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所长建言

杨亚军等:茶业科技发展迎来新春天

【字体:
    自2004年来,中央连续九年发出了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其中隐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就是中国是一个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也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离不开水土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约束,必须依靠科技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就是科技型农业,以现代科技引领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建立产前中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我国农业已经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未来农业发展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希望在科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原则、突出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握“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二十四字要求。
    二、我国茶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实现转型升级
    茶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底蕴的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全国共有19个省、市、自治区产茶,2010年茶叶农业产值558.5亿元,茶叶及其相关产业年GDP总值超过1320亿元。新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均占世界首位,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茶叶生产转型升级,“提质、增值、增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必须依靠科技才能真正解决。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我国国家级茶叶研究机构,必须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下面选取文件中的几个亮点进行简单分析。
    (一)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
    1、加速建设优势学科,大力做好重点科技项目协同攻关。继续稳定发展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茶树栽培、茶树植物保护、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茶叶加工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加强茶业经济、茶叶化学等新学科发展,通过优化团队人才结构、科研经费和能力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等方式,把部分学科培育成国际一流。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包括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重点茶区茶园土壤质量评价与变化规律研究,全国茶树有害生物和天敌种类的调查、收集和保存,茶树全基因组测序,茶树养分高效吸收和利用机制研究,风险元素吸收累积的机制,茶叶加工新工艺、新材料,茶叶主要功能性成分结构及其活性机理研究等27个重点工作项目。
    2、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做好科技成果培育转化示范。按照良种良法配套要求,重点推广、熟化和示范推广10项技术成果,主要包括茶树优质专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名优茶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新型肥料、茶园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治技术、茶园新农药替代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新技术、茶叶质量安全监控技术等。围绕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未来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目标,集成优化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成果,建立不同生态区域的茶叶综合示范基地,推进区域重点茶叶生产企业的技术改进和提高,支撑主导产业茶区的茶叶生产技术的升级,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二)努力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
    1、整合、提升现有科技平台,有效运行国家茶树改良中心、茶叶生物学及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茶叶加工分中心,完成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申报新项目,做好建设规划,谋划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争取国家综合茶叶试验基地项目、修缮购置专项等项目立项。
    2、新建田间试验基地300多亩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综合试验基地建设”,包括:资源圃和原种圃、杂交圃、选种圃、育种材料繁育圃、品系比较试验园、区试试验园、土壤质量及肥料试验茶园、生态试验茶园、水分试验茶园、植保技术试验茶园、综合技术试验茶园、新品种田间鉴定观测站、茶园环境监测站、重大病虫害野外观测站等试验基地,新建包括加工工艺试验、新茶机试验基地、茶叶深加工研究中试基地等实验室及生活配套用房8000㎡,项目一期工程建设3000㎡。
    (三)努力加快科技人才培养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根据茶叶所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现状和需求,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茶学学科为核心,重点建设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创新团队、茶树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创新团队、茶叶加工工程创新团队、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创新团队等四个科技创新团队,将茶叶加工工程创新团队建成中国农科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团队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具备招收国外博士留学生和国外客座研究人员的能力。积极培植茶业经济与信息和茶文化研究团队,引进人才,配套研究项目,形成团队的雏形。
    培养和造就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领军型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使各个学科领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一支以院士领衔,2-3名具有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10-1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中坚力量;重点培养和建设4个科技创新团队,1-2个成为院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三农”问题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茶叶所将深刻领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担负好农业科技院所的社会使命,坚决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国农业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杨亚军 陈直 江用文 鲁成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