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往期专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专家解读
白由路:发展农业高新科技 提高现代农业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作者:白由路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2-02-15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的必由之路。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了100多年的理论准备,形成了现代农业的三大理论,即达尔文的进化论、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和缪勒的有机合成学说,为现代农业中的三大物质即种子、化肥和农药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形成的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夯实了实现基础。
在我国农业面临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即时下发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国的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中的科技支撑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文件指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这里仅对推进我国精准农业技术创新谈一点感想。
精准农业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土壤肥料研究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以变量施肥为核心的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包括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精准分区施肥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效土壤养分测试技术等。也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果树精准灌溉施肥技术体系。但是,由于该技术是基于3S技术(GIS、GPS、RS)体系形成的,技术体系相对复杂,加之我国农业高度分散和高强度开发,推广应用相对较少。随着我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推进,精准农业会越来越受欢迎。为了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和推广提出一点建议:
1、技术贮备研究思路
精准农业技术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技术体系,无论是基于3S的技术体系,还是基于传感器的技术体系都很复杂,目前大面积的应用还不十分成熟,其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人们对精准农业的概念认识不清楚,在许多媒体上把很多不是精准农业范畴的东西说成是精准农业,模糊了精准农业的概念,淡化了精准农业的意义;二是精准农业的技术不太成熟,工作的稳定性不够;三是精准农业不适合我国高度分散和高强度开发的农业条件。但是,从农业技术的贮备来讲,必须加强研究,为我国将来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2、实用高效的研究思路
目前,精准农业的概念用在了农业的很多领域,在有些方面,所产生的效益较高,有些作物效益一般,例如,在粮食作物方面,效益一般,而在经济作物,保护地栽培方面则效益较高,所以,从实用的角度,还要注意效益较高领域的研究和技术突破。特别是研究的方向要注意那些技术水平高,但操作简单的精准农业技术,并使之实用化,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技术水平。
3、先易后难的推广思路
在技术推广方面,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做了很多具体的部署。笔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效益高的实用技术,所以,在精准农业的技术推广方面,要先易后难,先将技术成熟、效果稳定、见效快、效益好、容易掌据的技术先行推广,从而带动有资源效益、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技术。
在我国农业面临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即时下发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国的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中的科技支撑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文件指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这里仅对推进我国精准农业技术创新谈一点感想。
精准农业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土壤肥料研究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以变量施肥为核心的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包括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精准分区施肥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效土壤养分测试技术等。也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果树精准灌溉施肥技术体系。但是,由于该技术是基于3S技术(GIS、GPS、RS)体系形成的,技术体系相对复杂,加之我国农业高度分散和高强度开发,推广应用相对较少。随着我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推进,精准农业会越来越受欢迎。为了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和推广提出一点建议:
1、技术贮备研究思路
精准农业技术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技术体系,无论是基于3S的技术体系,还是基于传感器的技术体系都很复杂,目前大面积的应用还不十分成熟,其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人们对精准农业的概念认识不清楚,在许多媒体上把很多不是精准农业范畴的东西说成是精准农业,模糊了精准农业的概念,淡化了精准农业的意义;二是精准农业的技术不太成熟,工作的稳定性不够;三是精准农业不适合我国高度分散和高强度开发的农业条件。但是,从农业技术的贮备来讲,必须加强研究,为我国将来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2、实用高效的研究思路
目前,精准农业的概念用在了农业的很多领域,在有些方面,所产生的效益较高,有些作物效益一般,例如,在粮食作物方面,效益一般,而在经济作物,保护地栽培方面则效益较高,所以,从实用的角度,还要注意效益较高领域的研究和技术突破。特别是研究的方向要注意那些技术水平高,但操作简单的精准农业技术,并使之实用化,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技术水平。
3、先易后难的推广思路
在技术推广方面,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做了很多具体的部署。笔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效益高的实用技术,所以,在精准农业的技术推广方面,要先易后难,先将技术成熟、效果稳定、见效快、效益好、容易掌据的技术先行推广,从而带动有资源效益、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白由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