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往期专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专家解读

阎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字体: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形势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按照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作为农业战线应用型科研单位,必须根据畜牧业科技发展历程和态势,以提升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为核心,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由“草畜病药”四大学科构成的完整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同时、立足于研究所学科全面、科研队伍结构合理、地处西部大开发前沿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及科研工作基础,集成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草畜高效养殖方面的科技成果进行示范推广技术,从促进牧区科技创新建设的出发,增强服务牧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推广牦牛科研成果,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充分利用“十二五”承担的青藏高原牧区项目,依托研究所20余年在青藏高原牦牛研究领域的科研积淀,通过区域优势、牦牛藏羊资源优势,进行牦牛生产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为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围绕牧区发展的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畜牧科技与生产应用,通过各方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机制。加快推进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解决好成果与生产之间的跨越和发展。把现有的成果进行集成组装用到牧民家,把论文写在草原上,把技术留给牧户。为促进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做好排头兵。
    二、强化牦牛藏羊实用技术推广,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以满足农牧发展科技需求为出发点,遴选牦牛藏羊养殖的轻简化实用技术,采取科技手册、口袋书、广播电视、科技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与传播,举办田间学校,提高牧区牧民养殖技能。使轻简化实用技术进村、到社、入户。组织技术团队,定点联系养殖合作、联户牧场。依托现有示范推广项目,在青藏高原牦牛藏羊产区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基层牧民科学养畜能力,提升从业者素质
    在项目实施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牦牛养殖牧户进行科技培训。加强牧区科技养畜明白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者素质。通过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牧民的科学养畜。
    四、推进牧区牦牛藏羊的良种进程,提升生产能力
    科技兴牧,良种先行。通过建立牦牛藏羊良种繁殖场,提升优良牦牛藏羊品种供种能力,建立产区牦牛藏羊的良种繁育体系。根据不同经济用途,利用我们培养的大通牦牛或其它优良品种改良生产性能,优化遗传改良效果, 增加牦牛藏羊的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培育的品种、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利用,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能。
    作为畜牧战线普通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将研究所20余年在牧区从事牦牛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于广袤的青藏高原,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牧区的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和牧民生活上通过实用新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利用,形成青藏高原牦牛、藏羊生产效能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牧民增收等多界面耦合的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技术优化保障体系。通过牦牛藏羊生产优化技术集成、畜种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技术、牦牛藏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优化与示范等技术集成示范利用,提高牧区牦牛藏羊生产效能;在生态上通过牧区天然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优化调控技术、人工草地建植及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饲草料轮供优化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提升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在生活上通过牧区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优化研究与示范、牧区丰富太阳能和牛羊粪资源再生能源优化利用技术、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和改善牧民生活,建立牧区牧业增收、牧民增收、群众健康、民生改善可推广示范模式,为青藏高原牧区生产生态生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和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阎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