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图片新闻
  • 精彩视频
  • 国家级荣誉
  • 省部级荣誉
  • 院级荣誉
  • 为南方大豆锻造“中国芯”——油料所南方大...

    秋分时节,遍地金黄,稻浪飘香,豆香正浓。在位于河南许昌的油料所黄淮育种基地,大豆育种家和豆农们正在地里忙碌着,望着一颗颗饱满的豆荚,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豆63真是好品种,不怕高温不怕旱,播稀...

  • 扎根南繁硅谷的80后农科干将——记中国农...

    7月的一场台风过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又“热”了起来。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在科技城揭牌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野生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7个创...

  • 以蕙质兰心守护小麦丰产

    端午节前后,山西汾河两岸的麦田一片金黄,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受去年秋汛影响,山西小麦播种期普遍严重推迟。这里的每一棵麦穗都来之不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植保专家、中国农...

  • 金色麦浪里的农科力量

    大地风吹麦浪,农田颗粒归仓。收割机的轰鸣里带着丰收的喜悦,夏收的忙碌中是中国人端稳饭碗的保证。仓廪实,天下安,在去年秋汛导致多地小麦晚播的不利局面下,这颗定心丸实属来之不易。

      彻...

  • 在最需要的地方全力守“沪”

    3月14日,上海市疫情骤然紧张,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全体职工改为居家办公。2个月以来,上海兽医所党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策略,通过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从严从紧...

  • 捍卫夏粮丰收的麦田守望者

    受去年冀鲁豫陕晋五省罕见秋汛的影响,今年的夏粮生产面临很大困难,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尽管冬前小麦生产形势总体不太乐观,一二类苗减少近一半,但今年夺取小麦丰收仍然有...

  • 脚踏实地三十载 科技沃田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周卫研究员就是这样一位奋斗者。“耰锄不惮勤,常恐地力瘦。”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

  • 【新京报】著名农业科学家郭三堆捐资200...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近日,著名农业科学家、我国最早育成抗虫棉的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将近年来所获的200万元奖金捐出,在他所工作的单位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设立了“优秀学生奖”...

  • 【旗帜】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

    方智远是我国蔬菜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还是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从25岁与甘蓝结缘,到82岁依然奔走田间,方智远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以培育国产甘蓝为初心,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彻底结束了我国优质甘蓝...

  • 【救灾一线急先锋】打赢夺粮“保卫战”

    7月中旬以来,受连续暴雨影响,河南省郑州、安阳、新乡等6市22县农作物受灾严重。中国农业科学院迅速行动驰援灾区,全力支撑河南恢复农业生产,成为救灾一线的科技“急先锋”。

  • 【农科卫士保“三秋”】104位专家驰援抢...

    9月以来,我国黄淮海地区和山西陕西等地出现多次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造成土壤水分饱和,局部农田积水,为今年的秋收、秋种、秋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继紧急支援河南和山西灾区后,再...

  • 【扶贫纪实】发挥农科力量 助力临潭脱贫

    临潭县是“三区三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20年2月28日,临潭县正式脱贫摘帽。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8年来科技支撑临潭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实效。兰州牧药所通过“派专家、供良种、送技术...

  • 【全国先进工作者】扎根“三农”一线的科技...

    北京的妙峰山是中国玫瑰三大产地之一。每年5、6月份,这里上万亩绽放的玫瑰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也是当地村民们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今,这里的玫瑰通过设施栽培能够四季开放,实现“花开随人意”。赠人玫瑰,...

  • 【全国先进工作者】乡村振兴中的“粪斗士”

    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事关美丽中国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克强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乡村中普遍存在的污水和...

  • 【全国先进工作者】惟愿天下粮满仓

    金秋十月,第三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在哈尔滨开幕,一个名为“万象优111”的籼稻品种从来自8个国家的726份稻米中脱颖而出,力压泰国香米等知名品种,获评籼米组金奖。它的培育者就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

  • 【全国先进工作者】坚守小麦科研四十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试验田里,每到农忙时节,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何中虎研究...

  • 【扶贫纪实】打造肉鸭“中国芯” 产业扶贫...

    侯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资深首席科学家、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主任。侯水生从事肉鸭遗传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2...

先进事迹更多>>

  • 渠水奔流永向前 自立自强共奋进
  • 用科技“金扁担”挑满丰收“幸福果”
  • 大力弘扬农科精神 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 为南方大豆锻造“中国芯”——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的创新之路
  • 扎根南繁硅谷的80后农科干将——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彭军
  • 绿色植保践行者——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获得者李方方
  • 金色麦浪里的农科力量
  • 扎根宁陵数十载 换得梨花满园香
  • 种质资源的守护者 棉花“芯片”的探索者——记建院65周年“卓越奉献奖”获...
  • 以蕙质兰心守护小麦丰产
  • “将种子自主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新时代)
  • 艰难困苦终不悔,迎难而上战瘟神
  • 棉花地里的追梦者 棉农眼里的真行家——记建院65周年“卓越奉献奖”获得者...
  • 贵州沿河:6万公里与幸福茶香,一个关于安吉白茶的故事
  • 开辟小麦高产育种新途径
  • 在最需要的地方全力守“沪”
  • 同心战疫的特研人
  • 脚踏实地三十载 科技沃田再出发

精彩视频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 迈向新时代的哈兽研

  • 红壤丰碑-纪念祁阳红壤试验站建站...

  • 阎萍:扎根高原深处的“牦牛妈妈”

  • 红壤实验站的春耕

  • 老周的扶贫路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5707 京ICP备100395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