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 四类人需要对症进补
小寒节气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刻,也有少数年份是大寒高于小寒气温,因此根据中医的方法冬日养生以藏为主,而小寒过后就将进入人们说为的三九天了,而俗话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直说,由此可见冬季小寒养生的重要性。小寒节气养生,不能盲目进补,也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小寒养生因人而异:
传统中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指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脉虚弱等,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推荐食谱:淮山药桂圆粥
淮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此粥可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壮筋强骨、生长肌肉。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营养成分,对气虚体质者颇有益处。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出现一些变化,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推荐食谱: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精盐、黄酒、柑橘皮适量。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它作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食时弃当归,吃肉喝汤。 温中补血,调经止痛。对于血虚身寒,腹痛连胁,月经后期,食之甚效。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推荐食谱:沙参粥
沙参15--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先煎沙参,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为稀薄粥即可。沙参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胃阴虚之人。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推荐食谱:核桃杜仲煲龟肉
核桃30克,杜仲15克,龟肉200克,姜、盐各5克,葱10充,食用油50充,鸡汤400毫升。把龟宰杀后,去头、尾、内脏及爪,切成4厘米见方块。核桃去壳留仁,洗净;杜仲烘干,打成细粉;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再加入龟肉、盐、鸡汤、杜仲粉和核桃肉,炒匀,用文火煲30分钟即成。补肾益精。适用于阳气不足,肾精亏虚,症见头晕眼花、腰酸腿软、耳呜、低血压者食用。
不同的身体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食谱进行滋补,切忌不可忙碌,否则会适得其反。
小寒养生因人而异:
传统中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指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脉虚弱等,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推荐食谱:淮山药桂圆粥
淮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此粥可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壮筋强骨、生长肌肉。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营养成分,对气虚体质者颇有益处。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出现一些变化,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推荐食谱: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精盐、黄酒、柑橘皮适量。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它作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食时弃当归,吃肉喝汤。 温中补血,调经止痛。对于血虚身寒,腹痛连胁,月经后期,食之甚效。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推荐食谱:沙参粥
沙参15--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先煎沙参,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为稀薄粥即可。沙参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胃阴虚之人。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推荐食谱:核桃杜仲煲龟肉
核桃30克,杜仲15克,龟肉200克,姜、盐各5克,葱10充,食用油50充,鸡汤400毫升。把龟宰杀后,去头、尾、内脏及爪,切成4厘米见方块。核桃去壳留仁,洗净;杜仲烘干,打成细粉;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再加入龟肉、盐、鸡汤、杜仲粉和核桃肉,炒匀,用文火煲30分钟即成。补肾益精。适用于阳气不足,肾精亏虚,症见头晕眼花、腰酸腿软、耳呜、低血压者食用。
不同的身体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食谱进行滋补,切忌不可忙碌,否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