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华社]“中黄357”在山东盐碱地创造287.13公斤大面积高产典型

发布时间:2025-10-2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小 中 大

日前,耐盐大豆新品系“中黄357”大面积现场观摩与实收测产活动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的中农东营耐盐作物研究基地举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在土壤含盐量2.4‰至4.4‰的盐碱地上,“中黄357”配套覆秸抑盐栽培技术、机械低损高质收获技术,2025年种植面积500亩,实收20.25亩,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亩产达到287.13公斤。


GsdfshC000059_20251028_CBMFN0A001.jpg

测产专家组认为,在大豆生长后期持续阴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这一产量创造了全国盐碱地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为盐碱地上大豆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优良品种和技术支撑。


GsdfshC000059_20251028_CBMFN0A002.jpg

“中黄357”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耐盐大豆种质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聚合耐盐GmSALT3和高产基因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根腐病、花叶病毒病SC3和SC7,株型紧凑,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埃塞俄比亚召开
    2025-10-28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外交部干部司、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开展联学共建
    2025-10-28
  • [工人日报]土壤微生物“通气管”助力实现原位降碳 
    2025-10-28
  • [经济日报]我国智慧灌溉行业加速发展
    2025-10-28
  • [工人日报]北美沼生菰首个接近完整的基因组组装完成
    2025-10-28
  • 良种良法良机融合 盐碱地大豆实现大面积高产
    2025-10-28
  • 中国国际乡村学术大会2025在京召开
    2025-10-28
  • 何报翔会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一行
    2025-10-28
  • [农民日报]盐碱地上耐盐大豆新品系“中黄357”迎来丰收
    2025-10-28
  • 第一届“水稻科技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2025-10-2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