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京报]科学家找到桃子“变软”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11 |来源: 新京报|作者:周怀宗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课题组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慢溶质性状的关键基因——桃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PpTHE1,解析了该基因负调控桃果实软化,从而延长采收时间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5607795516227266768.jpg

慢溶质桃果实采收状态。中国农科院供图

科研人员介绍,果实质地对贮存运输具有重要影响。桃子在成熟后期,果实肉质会发生一个溶质过程,果肉逐渐变软。慢溶质桃就是成熟后软化速度被“调慢”并能脆更久的桃子,具有挂树时间长、风味充分积累、完熟后鲜嫩多汁且耐运输的特点。因此,找到慢溶质桃“慢热”的秘密与规律,对于培育优质耐贮运桃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构建了慢溶质桃品种“春瑞”的高质量基因组,锁定到一个调控果实慢溶质性状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该基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乙烯合成和细胞壁果胶代谢,从而影响果实硬度变化,参与调控慢溶质桃果实的软化进程。研究系统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桃肉质改良提供了新靶点和理论基础。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神农种业实验室协同创新等项目的资助。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总书记山西行丨记者手记:挺起民族脊梁,蹚出发展新路
    2025-07-14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2025-07-13
  • 习近平向苏里南当选总统西蒙斯致贺电
    2025-07-13
  • [经济日报]新茶饮新表达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举行线上会谈
    2025-07-11
  • 台湾青年学生访问团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访交流
    2025-07-11
  • 从病原体到肠道共生伙伴的新认知
    2025-07-11
  •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
    2025-07-11
  • 电化学传感平台可快速智能检测肉品新鲜度
    2025-07-11
  • 高稳纳米抗菌肽捕获抑制耐药菌
    2025-07-11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