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攀升与国盛茶兴的环境大趋势,红茶产业正加速发展。10月26日,2025年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宜宾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新融合绿色智造”为主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五粮液集团子集团川红茶业集团承办。

2025年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宜宾举办。主办方供图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会上作了《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主题报告。刘仲华表示,茶的品饮属性、经济属性、健康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在当今社会乃至世界的地位。因为有了文化属性,茶的外延拓展越来越广,基于产业来讲它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刘仲华提到,中国茶的产量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是因为进入新世纪,很多都是以名优茶为主导。未来的任务是如何依托科技进步,通过机械化采摘、机械化加工,让其成为大量的工业化原料。未来中国茶的平均单产和总产量在不开展面积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江用文指出,我国红茶发展在新阶段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产量不断增长且占茶叶总产量的占比不断上升;产区不断扩大;出口占比虽有所下降,但单价却在提高;红茶消费快速增长;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
为推动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红茶生产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着力推进红茶产品优质化、特色化、方便化、时尚化;着力强化红茶质量评价标准和知名品牌建设,实现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即适销对路、品牌响亮、资源节约、生态优美,最终实现产出高效。
在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川红茶业集团首席专家孙洪从产品、机制、工艺、文化传承、科技平台建设五方面,介绍了川红茶业集团的探索实践,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川红方案。他表示,我国红茶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既迎来了全球茶叶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也承受着国内产业结构矛盾的挑战。
孙洪从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红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文化传承是红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科技创新是红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而满足消费者的健康追求则是红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和归属点。“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遵循绿色发展方向,持续强化品牌意识,不断优化营销流通环节,在‘三茶统筹’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通过以文化为灵魂、科技为根基,以健康价值为立足点和归属点的三轮驱动,中国红茶必将行稳致远”,孙洪表示。
大会还发布了“十四五”期间红茶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面向全行业发布了《加强科技创新 发展红茶新质生产力倡议书》,并正式启动了“十五五”红茶政产学研科技创新计划。此外,为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别与宜宾、利川等全国重点产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川红茶业集团等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携手推进区域红茶科技能力提升与产业升级,共同推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