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澎湃新闻]肥料利用率不足50%,张福锁院士揭示农业绿色转型关键卡点

发布时间:2025-07-20 |来源: 澎湃新闻|作者:张成杰 吴雅楠
字体 小 中 大

1752973613817_4bw21f_1752973624480.png

2025年7月8日,江苏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瓦房村水稻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正驾驶一台大型农机为水稻撒施化肥。视觉中国 资料图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主办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作了题为《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挑战及科技创新路径。

“我们肥料利用率,去年达到42.6%,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减肥增效。现在社会比较怕说减肥,所以有人提稳肥或者别的提法,但是现在农田养分的投入量仍然是作物需要量的2-3倍,利用率达不到50%。”张福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着农业投入高、资源环境代价大的挑战,可见我国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还是有很大潜力。他认为绿色低碳是一个全产业链的问题,不能按过去的部门划分、专业划分来做绿色低碳。研究发现,氮磷养分高效利用是当前关键瓶颈,其中养殖业占农业面源污染的40%,种植业占3%。

张福锁介绍,其团队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理论-技术-模式”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四大板块、五大交叉界面实现系统优化。例如,优化饲料配方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可减少50%氮磷排放。他呼吁,农业绿色转型需结合顶层设计与社会行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等分析方法精准定位“卡脖子”环节,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张福锁分享了河北曲周和云南洱海两大典型案例。在曲周县,团队通过“绿色吨半粮”行动,集成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中低产田增产42%、增效50%,并推广至河北全省及新疆等地。在洱海流域,团队破解面源污染难题,推广富硒油菜“三用”模式(菜薹、菜花、油菜籽),使农户亩收入超万元,同时减少50%污染排放,助力洱海水质持续改善。目前,全国科技小院已超5000个,覆盖所有作物体系,成为绿色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

张福锁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创新的领域。现在的科技创新要求我们必须要以生产场景为对象,以生产需求为引领,做科技创新、做产品创新,最后构建指导生产的理论,再返回去指导生产。如果还坐在学校科班式的那样做研究,肯定是会被生产淘汰的一种科研方式,不管发多少文章,都不能帮国家解决国家最大的需求。科技小院就属于在生产中做科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青年一代也培养了教师,这就是典型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模式。他建议将“农业绿色发展科学工程”纳入国家亟需学科目录,培养全链条专业人才,支撑我国农业低碳转型。

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作物生产的绿色发展为全球能做出什么贡献呢?张福锁指出,如果我国农业走向绿色发展,粮食增产将相当于非洲每年粮食总产量,农业减排潜力也很巨大。“若全球肥料消费减排12%-19%,中国贡献的环境减排量将达欧盟年排放总量的47%。”他提议,国际社会可通过碳交易机制支持中国生态农业,同时科技小院模式已在非洲推广,助力当地玉米产量翻番,缓解粮食危机。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科学报]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25-07-20
  • “第三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揭晓
    2025-07-19
  •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25-07-19
  • [科技日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
    2025-07-19
  • [China Daily]Green agriculture efforts bearing fruit
    2025-07-19
  • [新华社]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25-07-19
  • [BRTV新闻]《清风北京》丁颖:一生求真务实的“谷种佬”
    2025-07-19
  •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 化肥农药用量逐年下降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25-07-18
  • [光明网]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净化
    2025-07-18
  • [CCTV-2]《正点财经》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耕地质量和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2025-07-1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