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优质饲草和种子丰产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重要课题——“栽培草地病虫草害发生与为害机理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农牧交错试验区基地召开。来自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等14家单位50余人参加现场观摩会。
与会人员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农牧交错试验区基地进行现场观摩,课题负责人林克剑研究员介绍了课题概况,课题组成员通过展板与现场演示等形式逐一汇报了苜蓿病虫草害的智能识别与监测技术、苜蓿抗性品种筛选与利用、生防菌剂防控苜蓿根腐病、信息素诱集、色板诱集及灯光诱集等物理诱控技术、天敌昆虫的室内扩繁与田间释放、农艺控草与精准化学除草、熊蜂辅助授粉、新型精量穴播机械等14类单项技术或产品示范情况,介绍苜蓿病虫草害智能识别监测与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苜蓿种子生产田病虫草害生态调控与增产技术、苜蓿根腐病抗病品种与微生物菌剂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思路和应用效果。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核心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研讨,一致认为集成的防控技术体系在智能化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上特点突出,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苜蓿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12月立项,计划于2026年11月底结题,建立核心示范面积300亩,重点围绕苜蓿病虫草害发生与危害机理及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研究。此次观摩会通过“现场观摩+技术研讨”的形式凝聚各方力量,为课题的高质量推进筑牢了坚实基础,也将为优质饲草绿色高效栽培、稳定供应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