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科技日报]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助力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

发布时间:2025-10-01 |来源: 科技日报|作者:马爱平
字体 小 中 大

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与德州市人民政府在山东德州联合举办高产广适耐密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及配套技术促单产提升观摩活动。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宇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蒋景春,德州市副市长樊廷雷,隆平高科轮值总裁张林,品种选育人、作科所研究员王天宇等出席活动。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

411059_25955800-38a3-4527-84be-9716b89ac1becopy.jpg

与会专家赴德州市乐陵市黄夹镇“中玉303”万亩高产示范区,听取了王天宇关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中玉303”选育推广的情况介绍,并围绕该品种的产业化应用开展交流研讨。专家认为,“中玉303”具有株型理想、抗病耐密、耐逆广适、品质优良等特点,是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重大成果,该品种与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等协同配套,实现了“良田创高产、薄地保稳收”,为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种源支撑和示范样板,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411059_75cc7a62-6ade-4975-82b3-3ff8446c7447copy.jpg

会议指出,“中玉303”的育成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的范例,要持续以“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化推广模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要依托国家作物种质库,不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规模化精准鉴定。要强化育种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的攻关与应用。要深化科企科政合作,扎实推进“科技包县”工作,通过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会议强调,玉米对提高全国粮食单产具有关键作用,而优良品种是单产提升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围绕“中玉303”等优良品种加强适种栽培,合理密植,集成配套好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示范引领,建设农民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田,打造集展示、宣传和转化于一体的平台基地,以科技支撑全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据介绍,“中玉303”是作科所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以来连续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农业主导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1745万亩;2024年推广应用790万亩,全国排名第七。

411059_e2770b7d-d19d-4010-bd1d-b89e801218f9copy.jpg

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转化局、作科所等相关负责人,山东、河南等主产省农业推广部门、涉农院校、种业企业有关同志,以及种植大户代表等参加活动。

(作科所供图)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农民日报]“通辽样板”走出玉米密植高产新路
    2025-10-09
  • [工人日报]溶解性生物炭对线虫的双重效应获揭示
    2025-10-09
  • [CCTV-13]在希望的田野上·秋收时节 及时烘干 注意通风 避免新收玉米霉变
    2025-10-07
  • [China Daily]Harvest festival becomes a feast for farmers and consumers
    2025-10-07
  • [中国科学报]自筛型微藻可显著提升畜禽养殖污水净化效果
    2025-10-06
  • [中国科学报]新型仿生纳米喷雾实现精准抗菌
    2025-10-06
  • 习近平同孟加拉国总统楚普就中孟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李强同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互致贺电
    2025-10-04
  • 习近平致电祝贺卢森堡大公纪尧姆即位
    2025-10-04
  • [新华社]科普月里茶香四溢 引领健康饮茶新潮流
    2025-10-04
  •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
    2025-10-0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