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自主培育高效优质生猪品种通过审定

发布时间:2024-05-28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联合国内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8家单位自主培育的高效优质蓝思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猪.png

蓝思猪配套系由3个专门化品系组成,分别是“蓝思I系”“蓝思Ⅱ系”和“蓝思Ⅲ系”。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测定,蓝思猪配套系商品猪料重比、达100kg日龄、胴体瘦肉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均较引进原种有显著提高,并且抗病性能显著提升,肉质风味优良,具备成为主流商业化猪品种的条件。

2010年起,该科研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组建“蓝思猪配套系育种协作组”,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全基因组辅助育种等生物育种新技术,在主流商用猪种的基础上,培育出高效优质型种猪。该科研团队先后引进了5种优良原种猪,建立了生产规模超过2000头的原种猪繁育群体,开展了蓝思猪配套系选育工作。为进一步加快选育进展,该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系列针对蓝思猪配套系的种猪育种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系统,集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基因组育种技术,将生长、繁殖和免疫基因相关的一系列分子标记专利,应用于蓝思猪配套系的选育工作中,实现种猪的早期精准选育,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的准确性。

据该科研团队李奎教授介绍,蓝思猪配套系的饲料效率等主要经济性状较引进原种猪有显著提高,并且肉质风味优良,综合生产性能位居国际前列。蓝思猪配套系商品猪易饲养、生长较快、整齐度高、抗病抗逆性强,并且肉质风味优良,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未来蓝思猪配套系育种协作组在保持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基础上,会适当增加配套系的数量,并持续进行选育,进一步提升肉质等性状。加强推广应用,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讯员 马昕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破译野猪百万年西迁的基因密码
    2025-08-01 17:34:00
  • 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
    2025-08-01 17:31:00
  • 青春力量碰撞智慧火花 摹绘农产品加工发展新蓝图
    2025-08-01 17:28: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有组织支撑稳产保供工作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活动表彰
    2025-08-01 17:26:00
  • [工人日报]冰草基因可提高小麦产量
    2025-08-01 15:54:0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