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夏管进行时 专家团队下沉指导破解玉米种植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25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刘语涵
字体 小 中 大

河南省正值秋粮生产夏管关键阶段,持续高温炎热天气给玉米生长带来挑战。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秋粮种植面积超7600万亩,其中玉米占比显著,夏管质量直接关系全年粮食产量。在秋粮生产夏管关键期,中原中心紧紧围绕秋粮稳产高产目标,通过“院地协同,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新模式,统筹推进关键技术应用,组织专家深入田间一线,科技赋能夏管,为秋粮丰收夯实基础。

16d06dc8c938420280bfdea0342ccf32.jpeg

7月18-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资深首席李少昆研究员、团队首席谢瑞芝研究员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专家,先后前往鹤壁、驻马店、漯河、安阳等17个地市28个县(市、区),开展全覆盖式田间调研,实地察看苗情长势,“一对一”指导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落实科学田管措施。

在祥符区曲兴镇子陵岗村,种植大户刘刚面露喜色说到:“我今年是第一次用这个技术,就先用100亩地试验一下,发现这个比常规种植更简单,铺上滴灌带之后,浇水时只需要每隔2个小时看看水,看看有没有跳闸,省人工还省事,我一个人就可以种这些地,而且这边看着苗更壮!”“不过苗子打完化控之后比别人的矮了不少,这个会不会影响产量啊,后期有大雨我们还浇水吗?”刘刚又问到。

3e7852797382497d891624e63433fc91.jpeg

谢瑞芝研究员指着一株玉米,向农户讲解当前玉米生长状况:“化控到位的情况下基部节间伸长受到抑制、植株不长高,刺激气生根生发,叶片颜色浓绿,这都是正常的,化控完5~7天滴水肥,植株就长起来了。穗位会降低,植株粗壮,抗倒伏能力更强。这块玉米快到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要浇第二次水,做好一喷多促,如果后期有大雨涝渍,也要在田间积水退后以水带肥,把该补充的肥料冲上,水量可以尽量减少。”

在调研过程中,专家团队还针对各地出现的不同生产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就地开设“田间课堂”技术培训,针对玉米单产提升核心技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关键环节如耐密品种选择、适宜密植范围、宽窄行配置、精细播种、滴水齐苗、适期化控等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系统讲解。为加快技术普及,专家团队通过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线上答疑等多种形式,强化农技人员及种植户培训,建立微信指导群,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全程做好跟踪服务。

烈日下的坚守,只为大地丰收。中原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优势,专家团队扎根田间地头,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田间生产力,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希望,全力护航秋粮稳产高产,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纪念金善宝院士诞辰13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5-07-25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
    2025-07-2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原因找到了
    2025-07-25
  • 茶汤香气成分显著增强天然甜味感知
    2025-07-25
  • 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精准调控
    2025-07-2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2025-07-25
  • [农民日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粮食单产提升“揭榜挂帅”项目迎来丰收答卷
    2025-07-25
  • [总台经济之声]《财富新观察》四季财经 | 朋克养生啤酒出圈记:是智商税还是新潮流?智能工厂颠覆传统,喝法场景全解锁!
    2025-07-25
  • [总台经济之声]《财富新观察》四季财经 | 6月上市,万店狂奔......新茶饮凭啥成资本“心头好”?
    2025-07-25
  • [总台经济之声]《财富新观察》四季财经 | 一口紫苏饮=宋朝奶茶?老祖宗的茶饮“血脉觉醒”,引爆千亿新消费!
    2025-07-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