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绿色新技术可从昆虫壳中高效提取甲壳素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作者:谭志坚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利用低共熔溶剂从黄粉虫壳中提取和制备纳米甲壳素,为昆虫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工程成果(Results in Engineering)》上。

图片1.png

全球昆虫资源丰富,但昆虫壳作为养殖废弃物长期被忽视。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虾蟹壳是甲壳素的主要来源,而昆虫壳作为同样富含甲壳素的生物资源,却长期未被有效利用。传统的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不仅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产品损坏和环境污染。

针对传统提取技术的局限性,该科研团队制备一系列低共熔溶剂,通过优化提取工艺,从黄粉虫壳中获得纯度高达94.89%的甲壳素,进一步制备成甲壳素纳米纤维用于稳定匹克林乳液。将制备的乳液用于包埋β-胡萝卜素,展现出优异的保护效果。该研究为昆虫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研究得到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廖勇凤)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ineng.2025.106963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MetaKSSD发布!实现秒级、线上宏基因组分析
    2025-09-09
  • 温度波动加剧酸性红壤碳矿化
    2025-09-08
  • 厌氧微生物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签约活动在成都举行
    2025-09-08
  • [农民日报]每亩增收200公斤!看内蒙古通辽玉米如何增密又增产
    2025-09-08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强与东帝汶农业科技合作
    2025-09-08
  • [光明日报]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治获突破
    2025-09-08
  • [人民日报]盗采盗挖砂石 堆埋矿渣垃圾(来信调查)
    2025-09-08
  • 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
    2025-09-08
  • 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
    2025-09-07
  • 《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英文版出版发行
    2025-09-0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