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利用低共熔溶剂从黄粉虫壳中提取和制备纳米甲壳素,为昆虫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工程成果(Results in Engineering)》上。
全球昆虫资源丰富,但昆虫壳作为养殖废弃物长期被忽视。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虾蟹壳是甲壳素的主要来源,而昆虫壳作为同样富含甲壳素的生物资源,却长期未被有效利用。传统的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不仅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产品损坏和环境污染。
针对传统提取技术的局限性,该科研团队制备一系列低共熔溶剂,通过优化提取工艺,从黄粉虫壳中获得纯度高达94.89%的甲壳素,进一步制备成甲壳素纳米纤维用于稳定匹克林乳液。将制备的乳液用于包埋β-胡萝卜素,展现出优异的保护效果。该研究为昆虫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研究得到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廖勇凤)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ineng.2025.10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