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自筛型微藻可显著提升畜禽养殖污水净化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作者:支苏丽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学监测所成功筛选出能提高奶牛场污水处理效果、加速蛋白产出的藻株。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环保所.jpg

微藻技术为奶牛场污水处理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而高效藻株的筛选是实现这一技术的核心难点。

该研究从奶牛养殖场环境样本中筛选了结丝藻、塔尔沙丝藻、集胞藻等5株微藻。与市售微藻相比,自筛型微藻对于高浓度奶牛场污水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生长更稳定,与污水本土细菌协作更好,其可溶性总磷去除率达90% 以上,氨氮去除率达80%以上。另外,自筛型微藻的蛋白质含量比市售微藻高28%左右,可用于加工蛋白饲料等产品。该研究为优化微藻技术,提升奶牛场污水处理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通讯员:姚金玲)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5.132349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增产大行动 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小麦单产高位起跳
    2025-09-25
  • 联盟聚力助推大豆产业提质升级
    2025-09-25
  • [工人日报]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2025-09-25
  • 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花生“一扩双提”
    2025-09-25
  • [农民日报]重大突破! 玉米穗腐病防控迎“绿色革命” 
    2025-09-25
  • [CCTV-2]《正点财经》全国秋粮收获两成左右 良种良技助力油料单产提升
    2025-09-25
  • [人民日报]典赞·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
    2025-09-25
  • [工人日报]凝聚科技力量 守护大豆安全——大豆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观摩交流会召开
    2025-09-25
  • [光明日报] 专家学者观摩交流大豆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5-09-25
  • [新华社]第三届“三茶”统筹莫干山黄茶大会举办 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9-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