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乳酸在宰后肌肉代谢中的新作用被发现

发布时间:2025-10-3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李欣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揭示了乳酸通过调控糖酵解酶磷酸化和乙酰化修饰,反馈调节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宰后肌肉的能量代谢过程直接影响肉的嫩度、色泽和持水性等品质。乳酸作为糖酵解的关键产物,不仅是造成PH值下降的主要因素,也被发现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代谢调控。然而,乳酸是否通过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影响宰后肌肉能量代谢,此前尚不明确。

该研究发现,乳酸含量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负相关,而与醛缩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活性正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乳酸浓度升高会降低肌浆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提高其乙酰化水平,并通过改变关键修饰位点,影响酶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调控能量代谢流。

该研究首次提出“乳酸—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能量代谢”调控通路,揭示了乳酸在宰后肌肉代谢中的新型信号作用,为解析肉品品质形成机制及开发精准调控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通讯员 杜坷)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6311


未命名_副本1_副本2.jpg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机器学习为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调控提供新见解
    2025-10-31
  • 作物基因表达精准预测工具助力小麦智能育种
    2025-10-31
  • AI助力破解微生物群落功能“暗物质”
    2025-10-31
  • 直击病原体 化解耐药性 新型抗菌化合物实现技术突破
    2025-10-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2025年党办主任培训班
    2025-10-31
  • [科技日报]全球首套《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发布
    2025-10-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
    2025-10-31
  • [新华社]新华视点|系列纪录片《大径山》第三集:归人
    2025-10-30
  •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2025-10-30
  • 草地贪夜蛾应对农药胁迫的生存权衡
    2025-10-3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