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热浪和干旱发生时机及复合胁迫对重大农业害虫东方粘虫生殖能力和后代适应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预测气候变化下害虫种群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普通昆虫学(Entomologia Generalis)》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热浪和干旱频发且强度递增,显著抑制昆虫的生殖能力与后代适应性,但昆虫的内在响应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热浪发生时机以及干旱与热浪的复合效应及其机制,仍是当前的研究难点。
该研究系统解析了短时间尺度内热浪的发生时机(粘虫交配前、交配期间及交配后)以及热浪与干旱的复合胁迫对东方粘虫生殖与后代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期热浪对粘虫生殖和后代生存能力损害最显著,干旱复合胁迫加剧抑制粘虫生殖并提升体内能源物质含量,揭示能源物质含量的提升是粘虫抵御热浪与干旱复合胁迫的主要生理缓冲机制,为预测极端气候变化下的害虫种群动态提供了新依据。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郭建英)
原文链接:
https://www.schweizerbart.de//papers/entomologia/detail/prepub/106760/The_timing_of_heatwave_and_drought_impact_on_reproductive_success_and_offspring_fitness_in_oriental_armyworm_Mythimna_separ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