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利用天然淀粉制备出一种可降解的农药微胶囊,该微胶囊能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延长持效期并大幅降低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上。

传统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在作用效能的释放、环境残留的管控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为此,研究团队聚焦于绿色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利用天然可再生的淀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构建了高效、安全、可降解的农药递送系统。
该研究用玉米淀粉做原料,通过加酸处理和改造,制备了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可降解农药微胶囊。研究表明,该微胶囊制剂具备包封率高、储存稳定性好、可控释放和降解等优势。环境安全性评价显示,该微胶囊对斑马鱼和蚯蚓的毒性显著降低。在田间试验中,该微胶囊制剂对小菜蛾表现出优异的持效防控效果。研究结果为设计可持续、环保和高效的农药制剂提供了新方法。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5.12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