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21日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
会议指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盐碱地科技领域带头人”作用,集聚全国顶尖人才团队,搭建了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为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持续强化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队地位,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推动产业链向后端延伸,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示范效应,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盐碱地集聚,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新格局。

《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发布。新华社记者李傲秋 摄
会上,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等研究成果,为盐碱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系统评估全球盐碱地资源禀赋特征与发展态势,对比分析国际盐碱地治理科研产出、关键技术布局和研究热点,重点梳理了我国在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领域具有重大突破性与广泛应用前景的40余项创新成果,并总结提出了当前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策建议。
有关部门将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加快健全完善科研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服务体系,聚力打造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最顶尖的高能级战略科创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