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苦荞缘何适应高海拔?黄酮类代谢物作用大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晨,田浩园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杂粮作物功能成分挖掘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黄酮类代谢物可提高苦荞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并揭示了其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68ae664fe4b078fce449c81f.jpg

苦荞。中国农科院供图

荞麦起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环境中仍可生存,具有富含黄酮类代谢物并高抗中波紫外线等特点,对高原环境适应性强。因此,探究黄酮类代谢物在苦荞高海拔适应中的调控作用,对研究作物响应逆境,选育高抗中波紫外线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荞麦中黄酮类代谢物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合成的3个关键基因,过表达这些基因可显著提高荞麦黄酮类代谢物含量和耐中波紫外线辐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基因启动子活性在栽培种和野生种间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最终导致黄酮类代谢物合成的差异。该研究为荞麦耐逆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靶点。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11/pbi.70277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国家酸化耕地治理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2025-08-28
  • [科技日报]我国科研团队揭示油菜株型调控新机制 
    2025-08-27
  • [工人日报]关键基因可使油菜株型变得紧凑
    2025-08-27
  • [科技日报]“十四五”硬核成果丨培育成功!这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2025-08-27
  • 中外专家学者共商盐碱地治理与发展
    2025-08-27
  • [人民政协网]无性繁殖与园艺林木作物诱变育种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08-27
  • [工人日报]强降雨来袭,蔬菜产业专家团深入多地开展技术服务
    2025-08-27
  • [新华网]热点追踪|科技赋能 宠物的未来生活长啥样?
    2025-08-27
  • 解密土壤团聚体孔隙对颗粒有机质的调控作用
    2025-08-27
  • 脉冲磁场技术为米制品保鲜提供新方案
    2025-08-2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