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促进感染伤口修复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晨
字体 小 中 大

在全球细菌耐药性不断攀升、慢性创面难以治愈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促愈合多重功效的新型纳米水凝胶。

近日,相关成果正式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该成果为慢性伤口管理提供了无抗生素、天然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以蜂产品为基础的功能性医用材料”开辟了全新路径。

6877486fe4b078fce4499fa3.jpg

蜂王浆。刘祥伟摄

在自然来源的药物治疗剂中,蜂王浆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质和生物活性脂肪酸的多效性特性,已被视为治疗慢性炎症和代谢性疾病的潜在辅助剂。其中,活性不饱和脂肪酸10-羟基-2-癸烯酸(10-HDA,王浆酸)占蜂王浆脂质组50%以上,不仅是其质量标志物,更是发挥抗菌、抗炎、抗氧化及皮肤修复作用的关键分子。然而,王浆酸的强疏水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难以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开发与应用。

68774bfbe4b078fce4499fab.jpg

新鲜蜂王浆。刘祥伟摄

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纳米递送+持续释放”策略:采用邻苯二胺前体合成具有优异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组织穿透能力且不产生活性氧的碳量子点(CDs)作为载体;再通过化学键合将王浆酸负载于CDs表面,形成10-HDA@CDs(王浆酸@碳量子点)纳米粒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天然来源蜂蜜、多巴胺和海藻酸钠为基体的HON/SA-DA复合水凝胶网络,并将王浆酸@碳量子点纳米粒子负载其中,最终制备出多功能水凝胶敷料。

该复合敷料能在生理环境下实现王浆酸@碳量子点纳米粒子的高效释放,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并成功整合了王浆酸的多种生物活性(强效抗菌、抗炎、抗氧化、促皮肤修复)与水凝胶的物理屏障保护、湿性愈合环境维持、增强伤口粘附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特性,有效克服了王浆酸的应用瓶颈。

在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全层皮肤创面模型中,该水凝胶展现出显著促愈合效果,不仅能加速创面收缩与愈合进程,改善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增加胶原沉积),同时促进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活性及抗炎因子表达,显著降低炎症水平,有效促进感染创面组织再生。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周恩宁,通讯作者为蜜蜂所研究员吴黎明和副研究员李强强。该研究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计划、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和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5748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2025-07-16
  • 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多样性被揭示
    2025-07-16
  • 移动式智能灌溉泵站系统实现一体化供滤配功能
    2025-07-16
  • [工人日报]专家共同探讨盐碱地多样化生态化特色化综合利用
    2025-07-16
  •  [科技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出炉
    2025-07-16
  • [人民日报海外版]种出更香更绿的好茶(科技瞭望)
    2025-07-16
  • 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
    2025-07-15
  • [农民日报客户端]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创建
    2025-07-15
  •  [科技日报]《自然》刊文:我国科学家构建全球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5
  • [中国科学报]芽囊原虫:从肠道病原体到微生物“益生”伙伴
    2025-07-1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