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方便移动、快速烘干,这款烘干机亮了!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范亚旭 张焕慈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12日,豫南多地依然下着蒙蒙细雨。

在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周党村的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内,前来售卖稻谷的农用三轮车、带箱拖拉机、小货车等车辆排成了一条长队。

“昨天趁着天不下雨,就赶紧把剩下的十多亩稻谷收了。现在湿稻谷没办法储存,今天如果不卖掉,放家里后大概率要坏掉。”来自罗山县潘新镇徐寨村的售粮农户林恒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损失,就拉到了这里,这边有烘干塔,能烘干,卖给他们也放心了。”

ScreenShot_2025-10-14_153449_862.png

前往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内售粮的农户排起了长队。

往年天气晴好时,稻谷通过自然晾晒便可降到安全储藏水分值,而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受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稻谷收下来后水分值普遍在30%以上。

“我们合作总社为信阳及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秧苗及耕种管收等社会化服务,也收购这些农户种植的稻谷。受天气、场地等影响,不少农户的稻谷收割后无法进行晾晒,便都拉到我们这儿进行售卖烘干。”连日来,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理事长包乃勇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之中,在此次阴雨天气中,他的95台烘干机发挥了大作用。

ScreenShot_2025-10-14_153517_722.png

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收购的稻谷堆积成山。

时下的信阳地区,正是稻谷收割和销售的旺季,包乃勇的合作总社每天收购稻谷将近2000吨。让包乃勇欣慰的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在该合作总社内试验示范,为其粮食烘干工作提供了新动能。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的散水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特别是稻谷的水分在40%以上的,普通的烘干机干不了的,移动式烘干机可以进行烘干。”包乃勇告诉记者,这款烘干机不需要建设用地,用的是模块化设计,烘干作业时可快速升展,转移时可快速折叠,在田间转移便捷,还可以跨区进行抢烘。

针对近期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天气,秋粮抢收抢烘任务繁重,烘干能力储备不足的情况,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罗山县召开了粮食应急抢烘技术装备示范推广会,重点展示其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为秋粮应急抢烘提供技术支撑。

ScreenShot_2025-10-14_153539_198.png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一侧。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的水稻批次装机量为20吨,采用变温、快速循环干燥技术,烘干期间能保证水稻的品质,潮湿水稻降水速率为传统批次循环式的3-4倍,批次干燥时间4-6小时,可实现日烘干水稻80吨。”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楠介绍,通过对关键核心部件的优化和智能控温系统的技术创新,每斤烘干成本降低至2-3分钱(初始含水率不同略有差异),干燥成本比较低。

在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烘干房内,王建楠一边指挥着工作人员对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进行调试,一边说,“这款移动烘干机可在田间无电力设施的情况下,采用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进行烘干作业,也可在场地上采用三相电进行烘干作业,满足不同场景的应急抢烘需求。目前其信息管理和应急调度平台的研发,可实现设备作业关键参数、位置信息等实时上传,为应急调度提供支撑。”

(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院企合作助推肉鸭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4
  • [农民日报]200万亩玉米单产突破1200公斤
    2025-10-14
  • [光明日报]“一厂一品”助推甘肃棉花迈向优质优价
    2025-10-13
  • [光明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3
  • [新华网]姚宗路:政策项目技术协同推进 助力农业废弃物高值利用与绿色转型
    2025-10-13
  • [中国科学报]创纪录!我国两百万亩玉米实收单产首破1200公斤
    2025-10-13
  • [光明网]藏粮于技,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广德探索
    2025-10-13
  • [CCTV-4]《今日环球》中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2025-10-13
  • [新华网]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肉鸭联合育种创新
    2025-10-13
  •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牧医所与中牧集团将合作推进肉鸭育种创新
    2025-10-1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