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豫南多地依然下着蒙蒙细雨。
在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周党村的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内,前来售卖稻谷的农用三轮车、带箱拖拉机、小货车等车辆排成了一条长队。
“昨天趁着天不下雨,就赶紧把剩下的十多亩稻谷收了。现在湿稻谷没办法储存,今天如果不卖掉,放家里后大概率要坏掉。”来自罗山县潘新镇徐寨村的售粮农户林恒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损失,就拉到了这里,这边有烘干塔,能烘干,卖给他们也放心了。”
前往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内售粮的农户排起了长队。
往年天气晴好时,稻谷通过自然晾晒便可降到安全储藏水分值,而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受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稻谷收下来后水分值普遍在30%以上。
“我们合作总社为信阳及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秧苗及耕种管收等社会化服务,也收购这些农户种植的稻谷。受天气、场地等影响,不少农户的稻谷收割后无法进行晾晒,便都拉到我们这儿进行售卖烘干。”连日来,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理事长包乃勇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之中,在此次阴雨天气中,他的95台烘干机发挥了大作用。
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收购的稻谷堆积成山。
时下的信阳地区,正是稻谷收割和销售的旺季,包乃勇的合作总社每天收购稻谷将近2000吨。让包乃勇欣慰的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在该合作总社内试验示范,为其粮食烘干工作提供了新动能。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的散水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特别是稻谷的水分在40%以上的,普通的烘干机干不了的,移动式烘干机可以进行烘干。”包乃勇告诉记者,这款烘干机不需要建设用地,用的是模块化设计,烘干作业时可快速升展,转移时可快速折叠,在田间转移便捷,还可以跨区进行抢烘。
针对近期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天气,秋粮抢收抢烘任务繁重,烘干能力储备不足的情况,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罗山县召开了粮食应急抢烘技术装备示范推广会,重点展示其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为秋粮应急抢烘提供技术支撑。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一侧。
“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的水稻批次装机量为20吨,采用变温、快速循环干燥技术,烘干期间能保证水稻的品质,潮湿水稻降水速率为传统批次循环式的3-4倍,批次干燥时间4-6小时,可实现日烘干水稻80吨。”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楠介绍,通过对关键核心部件的优化和智能控温系统的技术创新,每斤烘干成本降低至2-3分钱(初始含水率不同略有差异),干燥成本比较低。
在罗山县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烘干房内,王建楠一边指挥着工作人员对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进行调试,一边说,“这款移动烘干机可在田间无电力设施的情况下,采用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进行烘干作业,也可在场地上采用三相电进行烘干作业,满足不同场景的应急抢烘需求。目前其信息管理和应急调度平台的研发,可实现设备作业关键参数、位置信息等实时上传,为应急调度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