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草地土壤健康前沿论坛暨草地地力提升观摩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主办,农业农村部饲草生产模式高效创新重点实验室、国家土壤质量呼和浩特观测实验站、农牧交错区草地农业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办。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土壤领域众多科研人员及相关农牧产业从业人员,会议聚焦于草地土壤健康、养分管理、饲草高产、资源高效利用、绿色智慧农牧业理论及技术推广等关键议题。
在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公司示范区现场观摩期间,草原所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首席金轲研究员对“瑞田种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该模式通过创研核心技术,集成“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农牧结合,持续发展”的技术发展模式。从9000亩核心示范区起步,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30万亩的技术推广规模,实现了饲草产量提升19%、有机碳提升8%,土壤有效养分提高6-8%。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牧交错区野外观测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李西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定位,并就土壤生态实验区多个长期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思路和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张桐瑞副研究员对人工草地放牧实验平台进行了详细讲解,展示了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壤健康研究中与国际接轨的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
另外,论坛安排了主旨报告和多个前沿学术报告,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草地土壤健康与地力提升方面的关键问题。草地土壤健康与栽培研究中心主任唐士明主持了大会主旨报告。刘满强教授和王岭教授等12位中青年专家分别从生态学和放牧管理学视角系统阐释了草地土壤健康的维持机制和面临的科技挑战;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李西良研究员和唐士明副研究员分享了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人员强烈反响,为后期合作建立良好的基础。
此次论坛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草地生产力与地力提升理论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就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草地农业转型升级达成了共识,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