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首届宠物营养与食品学术会议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李丽颖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首届宠物营养与食品学术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汇聚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家的顶尖专家,以及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围绕宠物营养与食品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宠物临床营养与健康、功能性宠物食品研发与工艺、宠物肠道健康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全球宠物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与规范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指出,近年来我国宠物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4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成为继美欧之后世界第三大宠物市场。然而,产业仍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强调,宠物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中国农科院将加大对宠物产业科技支撑的投入,整合资源布局宠物健康产业中心,推动基础研究与市场应用深度融合。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秦玉昌研究员表示,2024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占宠物经济半壁江山;全国宠物饲料产量达160万吨,较五年前增长66.7%,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秦玉昌同时指出,行业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薄弱、高端品牌稀缺等问题,亟须强化基础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建设。

全国畜牧总站首席专家胡广东从产业特征入手,提到我国宠物饲料产业呈现生产能力持续跃升、国产品牌加速崛起、销售渠道迭代创新等特点,线上市场占有率达36.5%,电商平台贡献率超60%。但产品同质化、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等挑战仍需破解。

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技术创新与标准完善成为破局的关键。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产品品质,怎样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宠物食品的技术创新是重要话题,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打开了功能性产品的新空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创新团队王秀敏研究员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生产猫薄荷中的荆芥内酯,产量可达4.5克/升,解决了天然提取成本高的问题。”王秀敏表示,对猫过敏的过敏蛋白主要有8种,猫的唾液中占90%以上,她带领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制备低致敏猫过敏原蛋白,可使猫唾液中过敏原含量下降40%~79%,相关产品已实现产业化。此外,合成生物学将推动虾青素、番茄红素等功能性成分的低成本生产,为宠物功能粮的开发提供更多优质原料。

非热加工技术成为宠物食品领域的热议焦点之一。为避免鲜肉营养流失并保留其风味,高压处理(HPP)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600兆帕等静压处理,既能在常温下有效灭活致病菌,又能最大程度保留鲜肉的营养与风味,还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为宠物生食和新鲜食品生产提供了新方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副教授Mary-Grace C. Danao介绍。不过目前该技术因设备成本较高而尚未大规模应用。

肠道健康成核心需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宠物健康的基础。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宠”)研究员、首席科学家聂实践指出,粪菌移植技术能提高炎症性肠病患宠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调节肠道微生态需综合考虑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伴侣动物科学系副教授吴怡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犬猫炎症性肠病症状。

这些技术创新与健康研究成果,为宠物食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让这些成果真正惠及行业和消费者,还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合规的发展环境作为保障。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虽规模快速扩张,但标准滞后、合规风险等问题成为短板。需加快构建涵盖原料、生产、标签的全链条标准体系,同时强化企业合规意识,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

现有标准缺口制约行业升级。“我国宠物饲料标准仅9项,且多聚焦基础安全,功能性产品、特殊原料(如昆虫蛋白等)的标准几乎空白。”全国畜牧总站质量标准处副处长粟胜兰表示,宠物食品中真菌毒素、兽药残留的限量标准仍参考畜禽饲料,未考虑犬猫的代谢特殊性;而“鲜肉”“生食”等概念缺乏明确定义,易引发市场混乱。对此,粟胜兰表示,《宠物饲料卫生标准》《宠物饲料标签》等关键标准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预计2026年正式发布。

企业合规意识需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金全指出:“部分企业存在原料使用不合规问题,如使用食品级牛磺酸、辅酶Q10等非饲料目录原料,或标签标注不规范。”王金全强调,随着职业打假和监管加强,合规已成为企业生存底线,建议企业建立原料溯源系统,严格遵循《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等法规。

国际经验为标准建设提供参考。加拿大驻华大使馆食品安全与动物健康参赞BenjaminRoffey介绍:“加拿大宠物食品需符合全球宠物食品联盟标准,原料溯源、生产卫生等均有明确要求,且每批出口产品需经兽医认证。”这一模式为我国宠物食品“出海”提供了借鉴——通过对标国际标准,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已有中宠、乖宝宠物食品集团等企业通过欧盟、美国的合规认证,出口量逐年增长。

正如马莹所言:“宠物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健康需求与规范体系形成合力。”未来,随着技术落地、标准完善和消费升级,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将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实现“宠物健康、行业升级、消费满意”的多方共赢。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凝聚合作共识,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2025-08-27
  • [光明日报]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中国-中亚盐碱地科技创新与合作
    2025-08-27
  • 新型活性包装膜显著提升水果保鲜周期
    2025-08-27
  • AlphaCD发布!标志酶活特征预测进入定量时代
    2025-08-26
  • [农民日报]中国-中亚专家共商盐碱地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2025-08-26
  •  [新京报]北京首个公园内的“科技小院”投入使用
    2025-08-26
  • 习近平夫妇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
    2025-08-2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2025-08-26
  • [农民日报]聚焦草地生态,共话土壤健康——草地土壤健康前沿论坛暨草地地力提升观摩会成功举办
    2025-08-26
  • [新华社]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培训项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开班
    2025-08-26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