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水稻收获进行时  科技赋能提产增效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11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开展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整县制推进”的“7个万亩片+9个千亩方+2个特色百亩方”核心示范区迎来了大面积收割。6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滚滚稻浪中,绘出喜人的丰收画卷。经专家组实割测产,红应村千亩示范方引进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配套采用水稻“条播壮秧定苗机插”全域全要素技术集成模式,单产达720公斤/亩,比上年增产140公斤/亩,增幅达24%。按照籼稻收购最低价1.28元/斤计算,每亩净收益增加358.4元。

水稻  里图.jpg

今年以来,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部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在全国五大水稻主产区12个县开展“整县制推进”工作。针对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华南双季稻区、东北稻区等区域特征,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模式,把“一县一策”、“一地一案”从纸面落到田间。

安徽省广德市是12个先行县的典型代表,针对当地水稻生产实际问题,优先选择嘉禾优175、华浙优210等8个丰产优质品种,打造“7个万亩片+9个千亩方+2个特色百亩方”核心示范区。同时在全国12个先行试点县加强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实践验证,形成水稻“条播壮秧定苗机插”全域全要素技术集成模式,即“1种2核4配套”,包括2个核心技术(即精准条播育秧、带蘖壮秧机插)和4个配套技术(即厚沃耕层构建、灌排设施配套、精量增效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为全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提质增效提供可鉴可用方案。与此同时,加强协同联动,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农户的创新动能,构建了“多方协作、条件保障、集成创新、利益共享”的四位一体协同机制,通过田间实操培训、高产竞赛等,技术到位率显著提升。

经过一年攻坚,全国12个试点县万亩示范方全部提产10%以上,实现节本增效超100元/亩的目标。江苏宿迁十万亩优质稻亩产超650公斤,广西灌阳县通过病虫草综合防控减少农药使用15%。目前,区域化技术模式已具备复制推广条件,为实现全国水稻产能提升50亿斤的总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中国水稻研究所将锚定大面积提产增效,更加突出“大面积”,更加突出“四良”融合,更加突出主体带动,久久为功,进一步凝练不同稻区技术模式,扩大覆盖范围,为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专家团赴黄淮海多地开展“三秋”抢收抢种技术指导
    2025-10-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强与法国农业科技合作
    2025-10-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离退休职工健康讲座义诊活动
    2025-10-11
  • [CCTV-2]《天下财经》关注秋粮生产 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 新技术和新品种促进大豆单产提升
    2025-10-11
  • [中国科学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经济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工人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农民日报]智能可移动烘干机应急烘粮忙
    2025-10-10
  • 习近平就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致贺电
    2025-10-10
  • [CCTV-2]《央视财经评论》麻吉亮:新装备和新技术提升秋粮收获现代化水平
    2025-10-1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