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纳米塑料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机理获破解 

发布时间:2025-08-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晨,姚金玲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系统阐明了携带不同表面电荷的纳米塑料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作用,并揭示了其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Meta上。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对微生物的适应性产生潜在影响。该研究发现,高浓度(50毫克/每升)暴露下,正电荷纳米塑料显著增强了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而负电荷纳米塑料则抑制其耐药性演化。

进一步研究发现,正电荷纳米塑料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激活外排泵功能的双重途径显著增强细菌耐药性,同时促进耐药基因的垂直传递和水平转移。而负电荷纳米塑料则通过抑制生物膜形成和扰乱细菌代谢,触发代谢补偿效应,从而抑制耐药性演化。

该研究阐明了纳米塑料表面电荷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分子关联,为科学评估两者复合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imt2.70056

(单位: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AlphaCD发布!标志酶活特征预测进入定量时代
    2025-08-26
  • [农民日报]中国-中亚专家共商盐碱地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2025-08-26
  •  [新京报]北京首个公园内的“科技小院”投入使用
    2025-08-26
  • 习近平夫妇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
    2025-08-2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2025-08-26
  • [农民日报]聚焦草地生态,共话土壤健康——草地土壤健康前沿论坛暨草地地力提升观摩会成功举办
    2025-08-26
  • [工人日报]纳米塑料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机理获破解
    2025-08-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高质量完成农业科技创新全年目标任务
    2025-08-25
  • [农民日报] 国产品种“广明2号”白羽肉鸡出口沙特阿拉伯
    2025-08-25
  • [农民日报]“栽培草地病虫草害发生与为害机理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
    2025-08-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