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新品种中棉113GK与智慧农场共同驱动棉花产业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10-12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李丽颖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联合石河子大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组织召开棉花新品种中棉113GK及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现场观摩会,并举行品种转让签约仪式。

6a370ed1-0fba-4091-b1c3-2975c0fb23e1.jpg

棉花新品种中棉113GK及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现场观摩会。

与会代表实地查看了中棉113GK的田间表现。中棉所副所长马雄风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翔代表双方签订中棉113GK品种转让协议。此次成功转让的棉花新品种中棉113GK,是由中棉所棉花资源创新与育种课题组潜心攻关的成果。课题组以其培育的中棉113为遗传底盘,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理念,通过明确不同生态区优异性状的遗传来源与分子改良轨迹,将“三早”(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特性与抗虫基因高效聚合,成功培育出突破性转基因抗虫早熟棉花品种中棉113GK。

据介绍,该品种生育期113天,单株平均结铃6.9个,单铃重5.3克,衣分率高达46.5%,实现了早熟性与高产潜力的协同提升。在纤维品质方面表现突出,纤维长度30.4 mm,比强度31.6 cN/tex,马克隆值4.3,并兼具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和抗棉铃虫的特性,为绿色轻简栽培提供了坚实基础。

会上,石河子大学张若宇教授代表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团队系统展示了其研发的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体系,从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植保无人机群防统治,到高效采棉机、残膜回收机、棉秆收获打捆机的协同作业,再到贯穿全链条的“一试五定”(包含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衣分率、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等)智能检测与质量追溯技术、棉花在线检测与数字化加工装备。这些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为以中棉113GK为代表的优良品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共同呈现了从“精准播种”到“智慧加工”的现代化棉花生产全景,彰显了科技对产业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与赋能。

91f21fda-0b5f-48f8-871f-7bf339943494.jpg

与会代表参观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

中棉所党委书记高雷表示,优良品种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根基,而与之配套的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则是产业升级的灵魂。此次活动不仅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兵地融合发展、共兴棉业的生动实践。面向未来,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推动棉花产业向更高效、更优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科学报]新品种加持智慧农场驱动棉花产业新范式
    2025-10-12
  • 水稻收获进行时  科技赋能提产增效
    2025-10-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专家团赴黄淮海多地开展“三秋”抢收抢种技术指导
    2025-10-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强与法国农业科技合作
    2025-10-11
  • [CCTV-2]《天下财经》关注秋粮生产 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 新技术和新品种促进大豆单产提升
    2025-10-11
  • [中国科学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经济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工人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0
  • [农民日报]智能可移动烘干机应急烘粮忙
    2025-10-10
  • 习近平就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致贺电
    2025-10-1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