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网]黑土地保育持续赋能粮油增产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 光明网|作者:宋雅娟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黑土地保护创新基地——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完成了2025年的大豆、玉米测产收获和秋整地工作,这标志着院、所两级重大任务“黑土健康培育与增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继续深化实施。

2025年,在玉米—大豆轮作条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的应用下,70亩大豆实测亩产达259.7公斤,玉米实测亩产达933.2公斤,实现了“黑土健康增粮”的目标。该研究从2022年开始,在院所两级重大任务的支持下,聚焦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三变”难题,基于“护理相济、久久为功”的实施路径,从“用”“养”“护”三个方面开展攻关,创新性构建了“主辅联动”试验示范格局,以闫家岗农场为核心,辐射带动建三江农场、红星农场、青冈县、桦川县等支点,形成覆盖东北黑土区保护利用技术验证网络,打破了单一区域示范的局限性,通过多点位、跨区域的协同研究,确保技术模式的普适性与可复制性。

截至目前,该任务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2项、省部级科技奖2项。秸秆颗粒还田、玉米-大豆轮作条耕秸秆覆盖还田、压实侵蚀生态阻控等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有效推进科技赋能黑土保护与粮食增产。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光明网]北美沼生菰首个接近完整的基因组组装完成
    2025-10-22
  • [工人日报] 国际杂草科学联合大会(IACWSC 2025)在南京召开
    2025-10-22
  •  [光明网] “烘干神器”开进田间 雨天抢粮不用愁了
    2025-10-22
  • 韩长赋讲授“三农基本问题”第一课
    2025-10-22
  • [中国科学报]水稻近缘种北美沼生菰首个近完整基因组组装完成
    2025-10-22
  •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的无糖饮品还挺“甜”(科技瞭望)
    2025-10-22
  • [新华社]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
    2025-10-22
  •  [工人日报]科学家发现植物免疫新网络
    2025-10-22
  • [农民日报] 国际杂草科学联合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2025-10-22
  • [中国科学报]“第八届中英禽病研究进展暨畜禽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兰州举办
    2025-10-22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